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阳卫疾控〔2016〕 3号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
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春夏季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发生、蔓延,保障学生和幼儿身心健康,根据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和部署,现就我县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感染性腹泻等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一旦传入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口聚集地,极易引起暴发流行。当前,随着气温升高,我县部分春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开始有所抬头,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春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工作惰性,进一步深化认识,细化工作,完善措施,落实责任,力争今年的重点传染病疫情保持稳定。
二、精心组织,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认真执行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切实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加强对有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学生的健康检查,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课等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进一步排查;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县疾控中心和县教育局报告。
(二)认真做好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要利用寒假开学时机,组织开展一次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活动。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主动配合本辖区预防接种单位对所有在校在园学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对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麻疹或其他疫苗的儿童,要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及时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补种疫苗,并出具接种完成证明。发生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流行时,各单位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及时开展应急接种措施,并落实好隔离、消毒等防控措施。
(三)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密切联系疾控部门,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及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特点,通过卫生知识课、宣传栏、黑板报、明白纸、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防病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引导其配合学校做好患病学生管理。县疾控中心要做好广大教职员工和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传染病早期识别能力和疫情报告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广泛开展以春夏季传染病防控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创造良好的卫生防病环境。要采取多种形式,保持校内环境清洁卫生。教室、图书室、午休室等校内公共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教学设施、教具、儿童玩具及户外设施、校车等应定时消毒,并根据防控需要适当增加消毒频次。要定期组织校园卫生大扫除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美化环境,消除老鼠、蚊虫等病媒生物孳生地。要加强厕所清洁与管理,按规定落实消杀措施。要加强对食堂、供水设施等关键部位的管理,对食品冷藏、保洁、餐具消毒和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全的,及时添置更换。要认真做好学校自给水和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清洗消毒,保证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
三、强化督导,切实促进工作落实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定期通报防控信息,做好防控技术指导,并联合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切实把防控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县卫计局和教育局将对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拉网式、多频次的监督检查。对因未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疫情管理等传染病防控措施,导致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县卫计局和教育局将按照职责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
附件: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夏季传染病防病提示
阳谷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阳谷县教育局
2016年3月2日
附件
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夏季传染病防病提示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等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播。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春夏季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蔓延,保障学生和幼儿身心健康,现就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夏季传染病防病提示如下:
一、做好开学时的预防措施
一扫:彻底清理校舍卫生。
二消:做好校舍消毒和通风。
三查:查验学生预防接种证。
四种:对漏种学生补种疫苗。
二、做好每天晨检
一问:询问学生近1天内,是否有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等感冒样症状,是否有呕吐、腹泻等身体不适现象,电话询问缺课学生的缺课原因。
二查:查看学生手、口、皮肤是否有皮疹、疱疹,皮肤是否有黄疸,是否有眼睛红肿流泪等红眼病症状,精神状态是否萎靡不振。
三记录:在晨检记录本上,登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发热呕吐、腹泻症状,发热皮疹、黄疸症状等身体不舒服学生的名单和病情。
四离校:由监护人陪同发热等症状学生离校,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五追踪:通过电话等形式询问追踪发病学生的病因和病情。
六报告:各班级及时将发现的病情向学校卫生保健教师或疫情报告人报告,做好因病缺课、带病上课人员记录,学校将符合传染病报告要求的病例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七消毒: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根据传染病发生种类,对集中发病校舍进行及时、彻底的消毒。同时,每日要对餐具、玩具等日常用品进行消毒,定时开窗通风。
八宣传:根据季节特点,开展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开足、开好健康教育课和体育课,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